张金富校长2015年9月到任。上任伊始,他就给老年大学送上一份“见面礼”:用人编制由4个调至10个。 在当年全市人事编制连年吃紧的情况下,张金富能带来 如此“福音”,没有“三分 三”本事的人,是难以做到 的,这无疑给老年大学的发 展注射了一针“强心剂”。他 到校第二个月即召集任职后 的第一个会议,特邀市编办正、副主任到校调研,客人离开不久,增编即石头落地。其工作效率便可“一斑观全 豹”。张金富工作起来雷厉风行,说到做到。他善管大事要事,掌管方向,而把日常工作放心地交给别人。 第一桶“金”—— 增加编制,打造人才“金”库 “有编制是重要一环,用 好编制是更重要一环。”张金 富如是说。争取来的 6 个编制 分两批进行招聘:第一批招聘 4 个,重点引进声乐、钢琴、舞蹈、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才, 不到两年,他们都已成为“双 肩挑”的复合型人才;第二批 招聘 2 个,重点招收学校急需的紧缺人才,主要是文字宣传、 心理咨询方面的,仅一年多, 他们已成为“独当一面”的行家里手。为此,有人称道:“金 富、金富,让老年生活有‘金’ 可挖”。一句望“名”生义的 话,却成了张金富校长的真实 写照。 第二桶“金”—— 完善制度,定制管理“金”钥匙 张校长有一句常挂在嘴 上的名言 :“制度第一,校 长第二”。制度从何抓起?从 2016 年 5 月 起 开 始, 学 校逐步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 度,形成较为科学的管理体系。第一步,制定行政岗位 设置和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;第二步,岗位工作量及考核 评估;第三步,骨干教师“四 级阶梯”培养 ;第四步,岗 位分配和奖励。至 2017 年,近两年的时间就完成制定和 实施的全过程,让学校人才 培养工作驶入了“快车道”。青年教师有“教坛新秀”“教学能手”,中年教师有“教学 骨干”,中老年教师有“老年 教育名师”,各有提升台阶,各有所获价值。 第三桶“金”—— 建立“学分银行”,鼓励学员淘“金” 鼓励学员到“学分银行”淘“金”,通过“零存整取” 式的学分累积,获取老年大学的荣誉毕业证。 为了建立“学分银行”,学校将 2018 年定名为“课程 改革建设年”,建立课程专家 指导委员会和专业课程框架体 系,将课程分成必修、选修和 实践,学员累积 96 个学分准 予毕业。推行“学分银行”的 消息一经传出,学员纷纷打听 自己有多少学分,何时能戴上“毕业帽”。原本打算 2020 年 举行的首届毕业典礼,在学员 的建议下提前至 2019 年 9 月 举行。有学员建议,“毕业帽”的颜色要有别于高等院校,选 择老年朋友喜欢的“藏青色”, 暗含“雪藏青春”的意蕴。 俗话说,是金子总会发光。张金富校长本人早就炼成了一 块闪光的“金”,但他总认为 自己的一点“金”是有限的, 老年社会需要的“金”是无限 的。他说自己的梦想是在有生 之年,为常州老年大学堆积起 一座闪耀光芒的“金山”。■

|